主办方:中国酒店产业综合服务平台
时 间:2025-07-05 07:46:33
地 点:北京
麵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風險加劇,我國繼續加碼穩外貿外資。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就“穩定對外貿易發展”“大力鼓勵外商投資”作出一係列具體部署,明確2025年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穩外貿穩外資。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始終堅持對外開放不動搖,穩步擴大製度型開放。
近年來,金融市場雙向互聯互通發展迅猛,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也顯著提升。麵對複雜嚴峻的國際形勢,製度型開放如何進一步突破?2025年,擴大金融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點有哪些?
綜合市場分析來看,雖然2025年我國將麵臨更為錯綜複雜的外部環境,但當前我國外貿、外資發展同樣麵臨不少有利條件,包括政策層麵給出“實招”,優化相關金融服務,給予企業風險保障,讓企業放心出海等。建議穩步擴大製度型開放,推進金融領域等方麵的全麵深化改革,實現規則、規製、管理、標準與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相通相容。
金融先行先試
港澳金融機構入股內地險企門檻再降低,是近期金融對外開放領域迎來的一項重大利好。
金融監管總局日前發布《關於香港、澳門金融機構入股保險公司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自2025年3月1日起,香港、澳門金融機構入股境內保險公司不再執行“最近一年末總資產不低於二十億美元”的規定。
這一政策調整標誌著內地保險業對外開放進入。金融監管總局表示,這是有序擴大金融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有利於內地保險公司吸引港澳優質金融機構投資入股,進一步增強資本實力、優化股權結構,也有利於深化與香港、澳門的開放合作。
“此舉一方麵有利於內地保險公司吸引更多資本,引入成熟行業經驗;另一方麵,也將對其在投資、資產負債管理、風險管理及合規能力等方麵提出更高要求,從根本上講,這是對保險機構數據能力的考驗。”彭博大中華區總裁汪大海對第一財經表示。
近年來,保險業正在加快形成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全麵開放格局。穩步取消外資股份比例限製、大幅減少外資數量型準入門檻、取消原本對外資保險機構的資產規模和經營年限的要求……外資金融機構加碼中國市場的背後,是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
推進金融市場製度建設和高水平對外開放成為未來政策重點。2024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將完善債券市場法製,推動公司債券法製建設。穩慎紮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一步擴大人民幣在跨境貿易和投資中的使用,深化對外貨幣合作,發展離岸人民幣市場。開展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提升跨境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穩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等。
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日前表示,製度型開放為中國金融市場提供了自主發展的契機,通過完善國內金融市場體係,減少對外部資金的依賴,這不僅有助於增強中國金融市場的穩定性,也能在全球金融競爭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
他認為,製度型開放可以從六個方麵著手:一是以我為主、自主漸進的開放策略,二是麵向國際、與國際高標準接軌,三是立足本土、結合國情的開放實踐,四是麵向市場、需求驅動與風險可控,五是堅持整體開放、改革與開放雙輪驅動,六是堅持安全為重、統籌開放與安全。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多位代表委員也圍繞這一話題建言獻策。香港作為高度成熟的國際金融中心,可以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方麵發揮重要作用。東亞銀行聯席行政總裁李民斌建議,進一步借助推動人民幣國際結算、拓寬離岸人民幣投資渠道,以及探索給予跨境經營企業自主選擇在岸離岸匯率通道,為人民幣國際化創造更多有利條件。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主任金鵬輝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海代表團開放團組會議上發言時表示,要加強商事、金融等方麵製度創新,提升上海離岸功能,打造走出去的“橋頭堡”和“避風港”。明確在上海建設離岸經濟功能區,配套商事製度改革,對金融、稅收、法律等多領域製度規則進行係統性設立。金融方麵,在現行金融體係之外,構建一套適用國際通行規則,豁免與離岸業務發展需求不相適應的國內現行規則。同時,明確司法管轄權在上海,並能在高階引領國際規則的離岸金融體係。
“金融可以先行先試,但不能過於單兵突進,需要商事等製度改革配套跟進,最終服務於‘走出去’的中資離岸經貿活動。”金鵬輝說。
穩步擴大製度型開放
2024年以來美元強勢升值,中國資產價格相對美國市場呈現弱勢。
“引進外資確實遇到了一些周期性的困難,但我國吸引外資的決心始終堅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溫彬稱。
政府工作報告特別指出,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可能對我國貿易、科技等領域造成更大衝擊。
麵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風險加劇,我國繼續加碼穩外貿外資。政府工作報告強調,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始終堅持對外開放不動搖,穩步擴大製度型開放,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
在穩定對外貿易發展上,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加大穩外貿政策力度,支持企業穩訂單拓市場。優化融資、結算、外匯等金融服務,擴大出口信用保險承保規模和覆蓋麵,強化企業境外參展辦展支持。
在穩外資方麵,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力鼓勵外商投資。包括鼓勵外國投資者擴大再投資、切實保障外資企業的國民待遇、推動自貿試驗區提質增效和擴大改革任務授權等。
市場分析預計,2025年穩外貿、穩外資政策將接續發力,將通過更有力的政策組合助力外貿企業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促進外貿、外資企業在創新升級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建議,穩步擴大製度型開放。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推動自由貿易試驗區提質增效和擴大改革任務授權,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核心政策落地;主動對接《全麵與進步跨夥伴關係協定》(CPTPP)、《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DEPA)等高標準經貿規則協定,推進產權保護、產業補貼、環境標準、勞動保護、政府采購、電子商務、金融領域等全麵深化改革,實現規則、規製、管理、標準與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相通相容。
此外,全麵落實穩外資行動方案。連平還建議,鼓勵外資在華開展股權投資,引導更多優質外資長期投資我國上市公司。
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劉結一表示,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也是人類社會前進的必由之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中國堅定站在曆史正確的一邊,開放的大門隻會越開越大。我們將持續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製機製,穩步擴大製度型開放,深化外貿體製改革,深化外商投資和對外投資管理體製改革,優化區域開放布局,完善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機製,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我們將持續推動落實全球發展倡議,推動經濟全球化向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發展。
北證50漲逾2%,吉林碳穀漲近20%...
玉淵譚天丨歐洲困難時刻,中國企業組團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