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殼(再試板栗外殼染色) |
文章来源:雙橋區 发布时间:2025-07-05 07:46:26 |
板栗起源於中國,在我國分布多達26個省(市、自治區),河南省桐柏山、伏牛山係板栗資源豐富,主要包含確山紅油栗、信陽板栗等品種。對板栗入藥的使用在曆代的醫藥古籍中都有記載,入藥部位包括板栗的樹根、樹皮、葉、花、外果皮、內果皮、總苞等。栗殼為板栗的外果皮,俗稱“毛栗殼。 呈球狀,略扁,連刺直徑4~8厘米,高3~4厘米,常縱向開裂成2~4瓣;外表麵黃棕色或棕色,密布分枝利刺,刺長1~1.5厘米,密被灰白色至灰綠色柔毛;內表麵密被緊貼的黃棕色絲質長絨毛,底部有2~3個堅果脫落後的疤痕。質堅硬,斷麵顆粒狀,暗棕褐色。氣微,味微澀。以個大、質堅、色黃棕者為佳。 多產業中國長江中下遊平原。丘林山地多有種植,湖北羅田板栗是著名品種。 栗,在古書中最早見於《詩經》一書,可知栗的栽培史在我國至少有二千五百餘年的曆史。 西漢司馬遷在《史記》的《貨殖列傳》中就有“燕,秦千樹栗,……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的明確記載。《蘇秦傳》中有“秦說燕文侯日:南有碣石雁門之饒,北有棗栗之利,民雖不細作,而足於棗栗矣,此所謂天府也”之說。西晉陸機為《詩經》作注也說:“栗,五方皆有,惟漁陽範陽生者甜美味長,地方不及也。”由此可見,中國的勞動人民早在六千多年前就已栽培板栗。 板栗是可食用的堅果。板栗殼也是一味中藥,同時,板栗殼可作為天然染料使用很多人並不知道。 《天工開物》記有“用栗殼或蓮子殼煎煮一日,漉起,然後入鐵砂化礬鍋內,再煮一宵,即成深黑色。”的記載。 《皇朝經世文續編》 卷一百一 刑政四治獄上 ... 偽造契券字據之案。辨識輒能不爽。蓋習業所存。於新舊紙墨。寢息最深。其年分遠近。嚐以神會故耳。近世情偽百出。凡茶葉栗殼荔皮諸汁染紙。與屋塵香灰擦墨。率皆新氣浮勃。一目了然。若預置陳米堆內。一年可當十年。殊難辨識。須於晴日光中少曝。 《女仙外史》 第八十七回 ... 著碎花綾一片,手扶的方竹杖一根。眉有壽毫三寸,短短絲垂鶴發,臉分壽瘢數點,深深紋蹙雞皮。身穿比丘尼布服,多猜栗殼染就;腰係阿羅漢布裙,將疑荷葉裁成。 板栗殼色素,外文名稱為Chestnut shell pigment,係從板栗果實外殼中提取出來的一種天然棕色素(brown pigment)。對這種色素進行了許多鑒別,基本上顯黃酮物質特性:紫外可見光區的吸收峰值,與黃酮色素(可可殼色素和高粱紅色素)很相近。但現代這種提取法是使用了很多化學合成的助劑。 傳統的萃取法是水萃取,板栗殼色素易溶於堿性水溶液,,所以萃取時加1%NaOH提取色素,比較好。 本次實驗是使用的板栗殼粉碎後的顆粒,是用於其它用途的,但需要把色素去掉,正好可以做染料使用。 對絲/萊塞爾交織緞和全棉針織布染色的結果如下: 上圖是交織緞正麵,下圖是反麵。 對針織布的染色結果: 染料水萃取,媒染劑是藍礬、明礬、皂礬。 染料萃取,染色實驗:中紡院江南分院 2021年歲末 原創真的很不容易,不僅是文字,圖片裏的植物染實物都是實際做出來的,多次想放棄。 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 最好的支持就是轉發朋友圈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
相关资料 |